2)第84章 一篇具有前瞻性的学习报告_我的电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标题就是《关于中國电影工业,打造中國电影名牌的一点感想》。

  里面的内容在后来人看也没什么特殊的,但放在在当下这个时代,就是一篇相当具有前瞻性的纲领。

  章昊在学习报告里,结合这次好莱坞之行,提出了几个大致可行的规划。

  总结起来就几个要点:重视基础,培养人才,改善环境,发展技术,建设院线。

  这些正是后来傅若清成为中影董事长之后一直在做的事情,而这也是傅若清多年工作生涯中渐渐总结摸索出来的几个点。

  别看总结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那是相当的困难。

  更别提,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下,提出这些朴实无华的建设点了。

  这些点说白了就是一个电影产业的基础,但现在华语电影行业普遍认为,一部电影成不成功,看的是导演和演员,有时候甚至编剧都不太重要。

  但单单靠一两个出色的导演,一批优秀的演员就能推动行业的前进?

  一部成功的好莱坞商业大片,除了导演和演员,其幕后的工作人员可能多达几千个。

  而一部华语电影的剧组,除开导演和演员,剧组成员才几百个,小一点的甚至不到一百个。

  剧组幕后工作人员较多的,是国师执导《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两部。有数据可查,两部影片幕后工作人员都达到千人的规模。

  《华尔街日报》就曾经评论《英雄》,称这部电影开启了华语电影大片时代。

  《卧虎藏龙》让国内导演看见另外一条走向国际的路,真正让大片成为主流,还是国师的《英雄》。

  《英雄》之后,国内许多导演开始尝试古装大片,可惜成功者寥寥无几。

  国师的起点非常辉煌,在奥运会到达了巅峰。但是这样牛逼的国师,却在后来拍了多部烂片,实在让人费解。

  只能说,在资本面前,所谓的电影理想和艺术都可以放在一边。

  资本的腐蚀,真让人觉得可怕。

  收回话题,傅若清看了章昊交的这篇学习报告,如获至宝,觉得这篇报告尽陈自己的胸臆。

  于是回国后,傅若清带着章昊的这篇报告就找到了三爷。

  三爷看完这篇报告,赞叹不已:“难得啊,我们的小导演居然有这份见识。”

  “新时代的年轻人总有不一样的视角,韩总,你觉得这篇报告的建设性如何?”傅若清试探问道。

  “嗯,写得很好。”三爷放下报告,接着说道:“只是,想要实行起来却是很困难,没有长时间的投入,是看不到成果的。”

  虽然说中影是三爷的一言堂,但内部也不是没有反对派的。

  万一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点什么意外,三爷也压不住反对派的声音。

  临近退休的日子,三爷只想安安稳稳的度过最后几年任期,不想再搞大动作了。

  于是,章昊这篇堪称有建设性纲领的学习报告被三爷束之高阁了。

  三爷并没有因为章昊的年轻就觉得章昊在报告中说的不对,反而觉得一针见血,很有道理。

  只是,有时候有道理归有道理,现实有现实的考量,做事情,难啊!

  “我们小章导演是个人才,若清啊,我们要保护好这样的人才,才能使他将来为华语电影多多做出贡献。”

  虽然章昊提出的那些建设性想法暂时没办法做,但是三爷对章昊的才能非常认可。

  傅若清笑道:“有三爷你的保驾护航,章昊导演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华语电影圈的中流砥柱。”

  “难啊!”三爷摇摇头道:“有人看不得少年得志,暗中要下死手,一个不注意,就要拉着小章导演下水啊!”

  傅若清沉默半晌,才说道:“只能寄希望于章昊导演保护好自己,我们也要多双眼睛,替他盯着了。”

  “嗯,”三爷很满意傅若清的态度:“我没看错人,你们都是人才,希望你们未来能携手并肩前进。”

  “是,韩总……”

  傅若清走出三爷的办公室,也是有点感叹,三爷的心情他理解。

  看来一时半会,是无法推动这些关键要点的建设了。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