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9章 工业级的前期筹备_我的电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饰演的角色来展开,但这可是章昊电影的男二号啊!

  虽然在片场三字弟弟天天挨骂,被章昊痛批了好多次,说他演技不行,但这是男二号啊……

  如果不是章昊嫌弃,三字弟弟都想当成拜章昊为干爹了,这实在太过于惊喜了。

  可以想象,等影片上映,观众一看主演一栏里有他,这对三字弟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所以,虽然三字弟弟挨了全剧组最多的骂,但仍然兢兢业业的拍戏。难得没有和另外两位一起到处参加商演,而是老老实实在剧组。

  经纪人说得很有道理,虽然我演技不太行,但我态度端正啊!

  于是,除了章昊依旧没给三字弟弟好脸色看之外,剧组里其他工作人员对三字弟弟刮目相看。

  几个参演影片的老戏骨还表示,虽然三字弟弟天赋欠佳,但是很努力,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三字弟弟听到这些话还在飘呢,结果就看到章昊的一张臭脸,瞬间就老实了。

  演不好,努力有什么用?该挨骂还得挨骂。

  三字弟弟觉得,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经过章昊的锻炼,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位弟弟。

  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结束《星运里的错》拍摄没多久,章昊没休息,继续投入影片的后期制作,同时盯着《星际穿越》的前期筹备工作。

  首先章昊去看了由陆子洪负责的玉米地,因为种植效果不错,3000亩玉米地涨势喜人,去年收割之后还卖了一笔钱。

  现在买家卖给别人的时候,还透露这是大导演章昊种植的玉米,一次来提高售卖价格。

  这样,章昊团队在大西北种了三千亩玉米地的事情也传出去了,影迷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之前章昊要给影片取名叫玉米地。

  另外一个前期道具的制作,同样显得很有趣。

  影片中有两个机器人的制作,章昊依然要求不用特效。

  设计团队用仅有的八周时间,使得机器人终于可以借助液压系统触发附件控制器的方式动了起来。

  就像打电动游戏一样用按钮控制机器的各关节的动作,并且连屏幕也是真实的。

  两个机器人重达90公斤,拍摄是会交给专业的舞台演员操纵来操作。

  关键是,影片里机器人的造型很特别,就像《我的世界》里的方块人一样,称得上造型别致。

  关于宇宙飞船的设计,主创团队同样希望能够接近真实。片中出现了三种飞船:大力士号、登陆号和愚公号,

  团队为此研究了国际空间站的纪录片,并参观了航天局内部建设的天宫空间站模型。

  工程师们先用3D打印机打出模型,然后请了一队雕刻家做出各个零件。

  愚公号环形母舰它是由12个隔舱组成的,转速为每分钟5次,以通过向心力产生1G的重力。

  通过气闸系统和弯曲连续的楼层连接,12个隔舱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四个发动机隔舱,四个永久性隔舱。

  以及包括生活区、驾驶舱、低温室与医学实验室和四个将被放在新行星表面的登陆舱。

  制作飞船的时候,团队用钢和聚苯乙烯做成10多米长的模型,还设计了液压起落架、气密舱、防水层、冷冻床和液压座椅。

  通过一个六轴的万向节,操纵者可以精确地控制它的运动。

  章昊试验了飞船在镜头下的表现,飞船横穿背景板,以捕捉在特定光环境下的真实样貌。

  环形母舰则采用1:15的比例被制作成微缩模型。

  拍摄时演员透过舷窗可以看到与真正太空一模一样的画面,精密巨大的投影使得他们能够快速投入到太空情境中。

  所有这一切的制作,精密准确又快速,而且有条不紊,充分体现了现在章昊团队电影制作水平。

  华语电影有没有实现工业化,这不好说,但起码在章昊团队这里,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管线的。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