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导演生涯巅峰_我的电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对章昊的吹捧,尤其是章昊不断打破各种纪录,手握两部部全球票房前十的作品之后,更是达到了巅峰。

  “章导就是世界第一导演,不接受反驳。”

  “章导的地位,不在于他拍出了高票房的好电影,而在于他把华语电影带到了世界一流的程度。”

  “清醒一点,虽然是真的,但《黑暗骑士崛起》是好莱坞电影。”

  “由中國团队制作的好莱坞电影?章导牛逼……”

  当然,有吹捧自然有唱反调的。只不过在这个吹捧的主流浪潮里,没掀起多大的水花,就被淹没在网络舆论的口水里了。

  就章昊的个人导演事业而言,除了拿不到奥斯卡最佳导演,他已经来到职业生涯的巅峰。

  奥斯卡导演那不是章昊想拿就能拿的,除非拍一些人家喜欢的电影作品。

  而作为一个上头力捧的正派导演,章昊自然也不能学第六代导演一样,去拍自己的丑陋和劣根性,去讨好外国人。

  这不就是相当于出门在外,和外人说自己母亲丑是一样的道理嘛!

  虽然章昊一直说让电影回归电影本身,但电影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想要单纯的聊电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到章昊这个层级的导演,什么电影都会引起各种联想,所以要慎重。

  这几年,通过《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盗梦空间》的出海,在电影层面上章昊已经竖立了不错的形象了。

  所以接下来,还需要继续保持,完成形象宣传的任务。

  在忙着《白日梦想家》的后期制作时,章昊也会参与中國电影家协会的几场会议,还和中宣部的大佬们吃过几次饭聊了聊。

  某主任和章昊聊天的时候,提到了中國电影工业化的进程,上面问几年能追赶上北美的水平。

  “我觉得,如果从根子上不改变,是很难追得上的。”章昊如实说道。

  主任好奇了,示意章昊:“你具体聊一聊。”

  章昊也没藏着掖着,直言不讳道:“其实目前电影圈,除了我和少数几个导演之外,大部分都是小作坊。

  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系统化,这是一个大问题。

  此外,就是人才的匮乏,专业人才的稀缺,导致很多工作都做不了。”

  “那针对这方面,你有什么方案改善吗?”主任问道。

  “我一直说,电影本身是一个脸面的塑造,是一张名片。”章昊先确定基调,讲明自己的立场,免得待会说话得罪人。

  然后这才说道:“首先,清查行业乱象,比如偷票房事件,屡次发生,还有各种通过电影洗钱的手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必须着重惩治才行。

  其次,加强人才队伍的锻炼,每年派去好莱坞学习的那点人根本不管用,最重要的是,脑子要变。

  再其次,实行制播分离的制度,让制作环节和上映环节彻底分开,能有效打击行业垄断和烂片滋生的土壤。

  剩下的,市场和观众会决定我们的电影未来会走向何方。”

  主任还很认真,在笔记本上记下章昊说的话:“我记下了,会把你的想法整理成文件,和上面反应。

  对了,你对电影分级制度是怎么一个看法?有很多人说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分级制度,才让中國电影创作能力匮乏。”

  章昊耸耸肩道:“说这话的人,要么居心不良,要么没本事只会怪大环境。

  我也觉得大剪刀的审核制度一直让我很头疼,但同样我也认为分级制度不是什么好制度。

  不懂的,我就不发表意见了。”

  “好的,谢谢你提供的建议……”

  这主任最终发章昊说的话都反应上去了,有没有作用章昊就不知道了,这不是他能决定的。

  任何一个行业的制度改革,步子都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容易扯到蛋。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