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六章 组织任务_谍海无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池砚舟隐隐明白宁素商的弦外之音。

  她压低声音说道:“矿物资源的重要程度我们体会的不算非常深刻,但根据国际上的局势分析,矿物资源的重要性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战争的意义往往与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北境内根据专家勘探是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若这些资料被国际上巨头得知。

  组织很担心东北的局势难以控制!”

  对于这种论点池砚舟其实理解是不够深刻的,他确实接触这方面很少,难做到面面俱到。

  但池砚舟尝试着简单去理解,就是如果让国际上确定东北境内存在价值极高的资源,虎视眈眈的就不仅仅只是日本人。

  国际巨头现在惹上谁都是大麻烦。

  因此组织哪怕面对第三国际,都不想资料流出。

  “资料确定还在东北境内吗?”

  “地质勘探专家死后,日满方面封锁非常严密,想要带着资料离开是不太可能的。”

  “组织想要让我通过徐妙清,调查这件事情吗?”

  “市委原本有这样的打算,但特委同志提出不同意见,特委方面认为你与徐妙清的相处,现在是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个微妙的平衡是我们具有优势和先机。

  可当你想要通过对方调查情报,无疑就让这个平衡被打破,这显然触碰到了对方的底线,极有可能情报打听不到,还会让你们日后的相处出现问题,得不偿失。”

  特委的考虑与池砚舟是一样的。

  他与徐妙清的关系自然不必多言,可牵扯到背后阵营,双方都有难言之隐。

  这无关二人是否信任与亲密,而是关乎那些牺牲的同志,和依然在艰苦奋斗的同志。

  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代替这些同志做决定。

  所以底线的坚守,是另一层意义。

  “多谢特委同志体谅,那么这个任务要如何展开呢?”池砚舟觉得既然宁素商今夜还会出现,肯定是组织方面另有安排。

  果真宁素商说道:“第三国际在城外暗杀日本专家,资料肯定藏匿在城外,且勘探测绘资料,是没有办法通过电台进行汇报,其内容并非文字足以表达。

  传真机技术可以满足需求,但别看这项技术比电话还要早发明三十年,但我们这里仍然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所以他们想要通过传真技术传递情报的想法同样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因此只能通过交通员传递?”

  “没错。”

  “第三国际的交通线,我这里也很难打听到。”池砚舟没有尝试从徐妙清这里获取过情报,但同样明白想要暗中获取是不太可能的。

  徐妙清的能力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池砚舟在新京的时候就深有体会。

  宁素商这里说道:“组织原本打算让你暗中留意徐妙清,看能否掌握蛛丝马迹,同时组织方面会在城外展开调查,算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