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旧人走,新人来,失散多年的舅舅_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缺乏工整和衔接,但胜在雄雄有力。

  意思是差了些,反而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

  哪怕不能流芳千古,却也足以成为一时的经典!

  随着传闻愈来愈盛,甚至有人称余闲是文昌星君下凡,自此,小文昌君的绰号不胫而走。

  余闲一出名,眼红的、倾慕的、质疑的、不甘的,比比皆是。

  其中,法家是除了威远侯府之外,受益最大的。

  本来以为杜隆离开后,法家会暂时式微,结果先是沈修进阶四品刑察境,紧接着,杜隆又在临走前夕进阶二品无为境,让法家的声威一时达到了顶峰!

  如今,余闲的横空出世,更让法家人引以为豪,即便余闲连法家的修行门槛都还没摸到,但不妨碍法家人把他和儒家神童杨朔相媲美。

  不过法家人高兴了没几天,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说余闲其实并未正式入法家。

  这一下,儒家坐不住了,杨吉和庞维在文华殿教授皇太孙的时候,时不时给余闲“暗送秋波”,誓要把这个天纵奇才也吸纳进儒家。

  不仅如此,据说连佛门代表报国寺,以及天地会,也陆续给余闲抛出了橄榄枝。

  比如,白衣太宰如海和尚曾亲自修书一封,邀请余闲来寺庙里谈经论佛。

  他坚信余闲和佛门有缘,只要度化他六根清净了,必能成就大器。

  而红鲤公主和陈清北也不时钻间隙往文华殿跑,找余闲请教一些天文地理科学。

  余闲偶尔一些天马行空的论点,却能让他们从中受益匪浅,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两人将余闲奉为天人,不惜以天地会一个堂主的职位,邀请余闲入伙共商反清复明……哦,自然科学。

  面对如雪花般飘来的荣誉和青睐,余闲选择当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他拒绝了一切邀约和拜会,除了去东宫伴读,其余时间都留在家里潜心修行。

  既然已经成了庞然大物了,就该更谨慎了。

  而在中秋之后的第七日,皇帝连续颁布了三件决定,震惊朝野,暂时止住了圣京上下对余闲的聚焦。

  第一件事,皇帝在圣京北郊亭子外立了一块石碑,将余闲的那篇“出行表”镌刻在上。

  这个操作的背后,政治的意味很大。

  表面看,皇帝在嘉许杜隆的正直无私。

  深入看,皇帝在支持杜隆的变法主张!

  对皇帝来说,儒家的礼教仁义太假大空。

  出身草根的他,更偏向用法家的观点去改造强盛国家,建立一个千秋万代的大王朝。

  坊间朝堂早有传闻,说天元皇帝的偶像是上一世文明中的秦始皇,明法,方才是治国的无上利器。

  第二件事,皇帝下诏和西唐达成战略同盟关系,决定即日出兵北伐东宋。

  这事早有预料。

  当裴无常逃亡东宋的时候,就注定两国必有一战!

  如今西唐被东宋打得节节败退,向大景求援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