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大景砍树人_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其实,我更想说这棵树一开始就长歪了。”余闲又补了一句。

  武夫子一挑眉头,眼中的兴致明显更浓了,“你的意思是,大景社稷这棵树,一开始就长错了方向,才会导致树根腐烂?”

  余闲没急着回答。

  “你随便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今日之事,只有你我知道,连老天爷都听不见。”武夫子自然看出了他尚有顾虑。

  闻言,余闲顿时打消了顾虑,开始了畅所欲言(xjb讲):“虽然这话不太妥当,但事实就是如此。皇帝是从底层拼杀上来的,他很了解百姓疾苦,自身也称得上雄才伟略,愿意广纳谏言,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试图走出一条不同于前朝的制度。”

  “但很可惜,他能做的终究有限,加上眼光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制约,一通捣鼓,反而弄出了一个左右矛盾的制度,一方面想照拂百姓生计,另一方面又担心百姓反叛,给这个帝国平添了许多的隐患。”

  武夫子细品了一番这番话,莞尔道:“你说得不错,皇帝这人,一直是挺矛盾的。”

  这是许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

  皇帝出自底层,上位之后,自然会根据自己年幼时的惨痛经历,偏向底层阶级。

  但他又怕底层阶级会效仿自己去推翻统治,对底层阶级的猜忌心也是历朝君王最大的。

  正如皇帝对待勋贵集团的态度,当初的遏制打压,怕也是受了他年少时仇恨官僚贵族的心理,他内心深处,就觉得自己所处的统治阶层没几個好人。

  奈何他又得用这些人去维系自己的统治,一旦出事了,该器重的还得器重。

  最终搞得自己在底层阶级和统治阶级都没落下好名声。

  总之,这人太拧巴了。

  “如果皇帝一开始就出身权贵豪门,胸襟气度大一些,或许反倒不会有这种矛盾的心态,他可能会全心全意的站在统治阶层这一边,利用统治阶层的人才替他维系对底层阶级的制约。”余闲望着下面冲杀对抗的官军和流匪,咂了咂嘴。

  如果皇帝先前没有对勋贵以及大臣进行那么残酷的清洗镇压,现在随便派遣几个得力武勋,叛乱早就平定了。

  因此,余闲又多了些感触:“所以这人啊,最大的烦恼,就是好得不彻底,坏得不彻底。现在摆在皇帝面前的许多烦恼,说难听些,全是他自己造成的。”

  武夫子再次颔首,随即打量着余闲的明澈神情,“那现在这棵树,已经由于长歪了,烂了根部,该如何破解?”

  “趁着还能抢救,先砍掉腐烂的部分,把这棵树重新扶正,好好施肥栽培,或许还能焕发勃勃生机。”余闲坦然道。

  “眼前的内忧外患便是腐烂的部分,我懂。”武夫子沉吟道:“那重新扶正,就可以理解为整饬内政,探索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