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二章 吐蕃来使_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赞顿素的素养很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外表显得温文尔雅,他说话也非常谦虚,脸上总挂着微笑,使人容易对心生好感。

  尽管崔晋能说一口流利的吐蕃语,但在大唐,向来都是外族人来说汉语,而不是汉人去说外国语,所以吐蕃使团说的都是汉语。

  “崔少卿,我上次来长安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这次再来大唐,依然感受到长安和二十年前一样繁盛。”

  达赞顿素望着朱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布局宏伟的长安城,他不由深深地感叹道。

  崔晋也笑道:“二十年还是会有很多变化,有些事情不去深入是感受不到。”

  达赞顿素微微一笑道:“二十年前我就没有深入,现在当然感受不到,不过大唐出现两个朝廷,这倒是出人意料。”

  崔晋淡淡道:“我们汉人自古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短暂的分裂必然会带来更强大的盛唐,倒是大唐周边其他藩国,一旦分裂就会走向衰弱,直至灭亡,特使请!”

  达赞顿素干笑两声,也道:“一路辛劳,是要休息一下了。”

  吐蕃使团继续前行,很快便抵达了皇城,鸿胪寺的客馆位于皇城之内,有专人照管,前段时间来京城祝贺登基的西域各国使者已经陆续返回了,客馆中空房颇多,吐蕃使团随即被安排住了下来。

  达赞顿素刚刚安顿好,连午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吃,便开始准备下午和唐廷的第一次会谈资料。

  房间里,两名副手正忙碌地准备资料,达赞顿素则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考虑着即将和唐廷的谈判。

  经过了几年的励精图治和政治改革,尤其是吐蕃放宽了对奴隶的控制和对那囊氏等几大家族的削弱,使吐蕃朝廷对高原各个部落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兵源剧增,吐蕃雄兵已由赞普即位之初的不到十万人,发展到了带甲士三十万,牲畜数百万头,不仅完全恢复了曾经一度的衰弱,而且实力之强,更超过老赞普时代。

  此时的吐蕃已经不甘心几年前的失败,他们要夺回一度失去的土地,尤其是盛产粮食的九曲和大非川一带,要把疆域恢复到大唐八年前的程度,也就是唐蕃两国以石堡城为界。

  大相尚息达赞建议,吐蕃应该文功武略并举,不仅要出兵争地,还要派使臣前往大唐谈判,从政治上取得制高点。

  达赞顿素闭目沉思,临行前赞普再三叮嘱,他此行的任务是请唐军撤离积石山一带,把柏海和乌海还给吐蕃,那里从来都是吐蕃的领土,如果唐军能退回到大非川,吐蕃愿与大唐会盟。

  达赞顿素在成都觐见了南唐皇帝李隆基,他们的要求被李隆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么这次长安之行,又会有多大的收获?达赞顿素并不抱什么希望。

  “大论,资料和礼物已经准备好,刚才唐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