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二章 杨钊入相_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是大唐真正的威胁,南诏不过是边陲小国罢了,它的存在还能替大唐抵御吐蕃东扩,可谓有失必有得,只要把它控制好,让它老老实实替朕守边陲,也是可以,而且杨国忠在军报中也说了,若把南诏逼迫太甚,一旦它投向吐蕃,那就得不偿失了,相国,杨国忠这次可比你看得深啊!”

  李林甫听圣上贬自己而褒杨国忠,他心中忿然,便道:“陛下,臣仔细看了军报,唐军在姚州大败南诏军,完全可以一鼓作气进击洱海,这个时候,南诏还来不及向吐蕃求援,可是唐军却在姚州停驻了半个月,以致丧失战机,臣以为其中必有原因,臣建议派御史前去彻查此事”

  不等他说完,李隆基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相国想得太多了,打仗不是你想得那样简单,军报也说了,南诏瘴气遍布,疫病流行,所以才驻兵不发,这是有原因,大将在外打仗不易,不要动不动就派御史去查,再说安禄山、哥舒翰在外打仗,朕也没见你说要派御史去查,为何偏偏对朕的国舅这么苛刻?莫非你有什么私心?”

  李林甫吓得连忙跪下,磕头道:“陛下,臣绝没什么私心,只是南诏之事陛下忧心了几十年,这次终于等来了机会,臣想一举解决南诏之患。”

  李隆基脸色稍霁,便摆摆手道:“相国处处替朕考虑,朕心领了,近来相国的身体不太好,朕想可能是国事太重的缘故,朕考虑再添加两三名相国,替相国分担点国事,相国以为如何?”

  李林甫心中一惊,终于来了,他连忙道:“陛下,臣倒有个想法,不如让太子也参与一些国事的决断,让太子多积累一些从政经验,为将来大唐的持续繁荣打下基础,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李林甫说这话的时候是低着头,没有看见李隆基的表情,但旁边的高力士却看得清清楚楚,李隆基的眼中却闪过了一道细微的杀机,他心中大急,这个李林甫怎么糊涂一时,竟让太子处政,难道不知这是圣上的大忌吗?

  李隆基眼中的杀机一闪而逝,他淡淡一笑道:“朕也想过让太子替朕分忧,只是朕知道太子身体羸弱,不宜劳累,所以朕才不提此事,就让他好好再将养两年,把身体养好再说。”

  “是!臣遵旨。”

  李林甫暗暗长叹一声,看来用太子来对付杨国忠不是那么容易。

  这时,李隆基又从御案上取过一本折子,笑道:“这是高仙芝上的奏折,吐火罗朅师国勾结吐蕃,断了个失密到小勃律的粮道,高仙芝欲打朅师国,彻底将吐蕃势力赶出吐火罗,正好南诏叛乱平息,朕没有了后顾之忧,朕已决定批准高仙芝的请求,兵发吐火罗,另外,李庆安那边也要催促他尽快备战。”

  “臣遵旨!”

  李林甫走了,李隆基坐在御书房里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