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尔虞我诈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成立了一家叫做“四合”的洋行,找了两个工程师和上百名民夫,在丹麦技师的带领下,堂而皇之地就开始在城外掘地竖杆,做起来了。要架设的线路有两条,往泗泾的一条,长二十里,往周浦的一条,长二十五里。

  关卓凡和利宾所料的不错,在开始架设的时候,亦碰到过查问的兵勇和衙役,但带队的洋人,只说一声“是得到你们官府批准的”,便无人敢于再问了。一则是对于洋人,都本着“能躲就躲”的心理,认为惹不起;二则是上海周边的管辖权力,叠床架屋,不知道有多少层,因此既然洋人说“官府准了”,谁也不晓得是哪一层的官府准的,自然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装作看不见,乐得清闲。

  利宾传回来的消息是,以这样的速度,大约不用二十天就可以架完。听了这话,关卓凡开始在衙门里倒腾起来,让衙役们动手,把签押房所在的那个小院子,正房和起居房都清理干净,只留下那间书房兼签押房,作为办公的地方。

  “爷,这是要做什么啊?”图林不解地问。

  做什么?关卓凡在心里说,做我的军机处。

  *

  电报好是好,不过亦有一桩麻烦事,那就是译电的过程。

  不用说,没有中文电码,因此只能用英文。每台发报机,需要配置一名收发报手,一名通译,就算以两班轮值,那就需要四人。现在一共打算设三台机器,那就是十二人。

  “让通译来做发报员好了。”利宾忽发奇想。

  利宾这个办法听上去很好,这样就可以省去请通译的麻烦。但是租界内会发报的,本来就没几个,又要会英语,又要会中文,又要会发报,这样的人则根本没有。

  “重金,招人来学。”这是关卓凡提出来的解决办法。

  “不是钱的事。”利宾摇头道,“我问过丹麦人,说是要学会发报,至少也得三个月,要说熟练,那至少要三年。”

  关卓凡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怎么办?”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一时无语。

  “有了!”还是利宾想到了办法,“可以到香港去请人!”

  “香港有会发报的人?”

  “哈哈,逸轩,到底也有你不知道的事了。”利宾笑得很开心,“香港的电报,是从星加坡接了外洋的,发达得很,只要肯给钱,请几个人是办得到的。”

  “时候赶得及么?”关卓凡犹自不敢相信。

  “赶得及。”利宾很肯定的说,“坐洋船,十天来回足够了。”

  “可是……这样的时候,我这离不开人。”关卓凡摇了摇头,“你不能去。”

  “不用我自己去,”利宾解释道,“我有个嫡亲的表弟,是在怡和洋行做小买办,上回梁楷那幅画,就是托他到香港办的。”

  这就没问题了。关卓凡高兴极了,交待利宾,最好明天就让他那个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