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二先生_景朝萧王府李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出来,回蜀州做了一个闲散公子。学堂里开始上课,远远地传来书声琅琅。几人驻足听了一回,程耳脸上明显带着尊敬的表情。来到庄子里的田地上,在蜀地难得一见的千亩良田连绵不绝,青苗长势正好,一望无际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夹在田地间的,是一条破旧的长堤,护着走马河奔腾而过,犹如一条土龙在碧波中若隐若现。张不周又见到了程三民。程三民领着一群庄户,正在地里修排水沟。抬头看看天上的烈阳,张不周疑惑地问道:“这么热的天,也没有下雨,修排水沟干嘛?”程三民见是他,擦擦手上的泥,恭敬回道:“回公子,每年过了七月半,岷江上游就要开始下大雨了。岷江水急,到了咱们这,总是要决堤的。现在修好排水沟,到时候也方便些。”张不周问道:“既然总会决堤,怎么不加固堤坝?”程三民面露难色道:“公子有所不知,岷江从北而南,顺势而下。到了咱们都安县城中,分出了自西而东的走马河。近年来水位越来越高,每逢夏季必有洪水。想要减缓水势,就要将堤坝往两岸扩出去,将一部分收纳进来,让河道变宽。”张不周看他神色迟疑,等他把话说完。程三民道:“想要拓宽堤坝,就要将南北城临近河道的土地括进来。北城那边提议过好几回了,问题是出在咱们这边。要是扩建河堤,国公府的墓园,就得迁坟。”张不周不说话了。别说堂堂国公府,就算是寻常人家,要是说起迁坟来肯定也是大怒。这个话题搁下不再谈,张不周前世也是下地种过田的,又问了问收成之类的话,程三民都能不假思索的回答上来。回去的路上,张不周问程耳:“你父亲既然已经是庄子的管事了,怎么还和寻常庄户一样下地种田”?程耳道:“家父说,既然是管种田的管事,如果自己不会种田了,还能管什么事。田里的每一分产出,都是国公府的吃穿,少一分,府里就紧张一分。”张不周道:“府上自有产业,三叔平日里忙的脚不沾地,怎么也不至于少了地里的进项就支撑不了了吧。”程耳沉默寡言惯了,不知道怎么说,陆升接过话去:“公子有所不知,蜀地多战事,粮价比其他地方要贵得多。三爷带队行商,更多的是为了从胶东、南唐等地采买粮食回来。咱们庄子上的人多,种的田地也多,产出的粮食除了供应国公府外,有很大一部分流入蜀军军营,保障军粮供应。”张不周疑惑道:“蜀军是为凌国而战,粮食不应该是由朝廷筹集吗?”陆升想说什么,被陆斗不露声色地拉了一把,陆斗道:“公子,这其中的事,属下不敢妄言。还是等公子有机会亲自问国公爷吧。”回到张家老宅,谢意置办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虽然不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