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54 航母,中国航母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建造速度。

  一行人刚到的时候,一台龙门吊启动,把船台上已经焊接好的一个庞大部件吊起来,快速移动到航母甲板上方。

  在航母甲板上的技术人员手中的对讲机指挥下,吊机准确地把沉重的部件吊到需要安装的位置上空,在到达位置时,吊机的速度迅速慢了下来。

  “左偏5公分……多了……”

  “右移3公分……速度慢点……”

  现场指挥的嗓门很洪亮,哪怕有不断距离,谢凯等人都能听到他对着对讲机的咆哮。

  这样的场景,谢凯还真没见过。

  一时间来了兴趣,就在旁边看着。

  其他人即使忙,也不催促,哪怕谢凯让他们去忙自己的,不用在这里陪着。

  即使都是经验丰富的人员,要让上百吨的零部件准确落到精确的位置,误差以毫米计算,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整个吊装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前面起重,移动到位置,也不过十来分钟,最后落下,则是花了数倍的时间。

  “为了保证重心,每一次吊装,零部件落下的位置,都必须控制在以内,要不然,对后面整个航母的性能都会产生影响……”见谢凯疑惑,周振柏这位负责人解释了起来。

  “焊接的要求没有这么高啊。而且后续也还要进行一些其他的措施。哪怕美国跟苏联的军舰制造,吊装的时候,精度也没有这么高吧?”谢凯确实有很多的疑惑。

  分段建造,对工艺要求确实高。

  他熟悉其他的各种装备制造,了解大多数制造工艺,知道每种工艺的精度要求。

  几米甚至更长的零部件,数十上百吨的重量,要确保在一个数平米甚至数十平米内准确地落在几根头发丝的位置范围,这难度,根本没法想!

  “按照设计要求,经过计算机模拟,误差在1毫米内,都是属于可接受的,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咱们不能因为要求不高就只做出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现在是练手,正是咱们练内功的时候。”

  对更高精度的追求,是每一名技术人员的追求。

  “其实,不仅是我们对技术精度的追求。咱们海军不是穷,没有办法像苏联跟美国那样,隔三岔五就换新的军舰……制造精度,不仅对性能会造成一些影响,对使用寿命同样会造成一些影响的。咱们海军穷,而且一条军舰需要使用很多年……”

  正在这时候,后面响起了一个声音。

  谢凯扭头一看,有些意外。

  “郑处长,你这大忙人怎么来了?”对于技术装备部长郑铭的出现,谢凯确实很意外。

  郑铭笑着说道:“每次来这里,我都要抽时间来看看这艘航母的建造进度,虽然不是咱们海军的……”

  虽然他在笑,可语气中,有着深深的无奈。

  谁让海军穷呢。

  海军的装备,大多数都是大家伙,技术性能要求高,价格不便宜。

  全国军费都少。

  “郑部长,我这无权无钱的,你向我哭诉也没用。要去找上级主管部门,或则找管钱的财政部啊。”谢凯一听这话就知道,这老头子又来找自己哭穷。

  估摸着是齐志远搞的鬼。

  “这次还真不是,就是来问问你,那艘航母的事儿。你知道的,眼前这样的航母咱们即使能造,对海军的发展也没有多大用,反而还会挤占经费。”

  感情是为了瓦良格号而来。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