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39 轻工业生产线换重工业生产线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金钱。”岳林一副我很忙的样子。

  谢凯也不吭声,表情极其不耐烦。

  如果不是这阵VcD的预售情况一直很好,市面上依然没有出现仿制品,他也没这瞎功夫跟这些人耗。

  “我们可以继续合作,不过,你们偿还的贷款,需要直接交给我们。交易的技术,那是属于乌克兰政府的财产……”维托尔严肃地表示。

  “我们无所谓,用资金换技术,诚实做生意,账是不会赖的。”谢凯也明确表示,不赖账。

  如果这两方搞的太过分,那么,就用卢布偿还贷款。

  合作中止?

  那更不是问题。

  国内的技术基础本来就不好,有了能快速发展,没有,也不会更差。

  最多多花一些时间就是了。

  反正很多东西基础都搞好了。

  就像当年苏联援助国内工业基础建设一样,后来苏联人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援助中国建设的专家,烧毁技术图纸。

  即使那样,也没挡住中国科技建设的脚步。

  在被外界逼迫下,中国的技术发展更快。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谢凯现在很多想法都跟之前不一样,历史的车轮,只要推动了,那就是谁都无法阻挡的。

  就如同目前国内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一样,除了发动机问题还是严重,至少其他方面问题不是很大。

  即使跟国际上技术水平还差不少,只要有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有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这问题直接交给我们来解决。你们真的不考虑那艘航母?我们可以附带技术提供给你们。”维托尔依然不死心。

  后续的合作,需要谈判。

  只要能从这些中国人手中把钱掏出来,他们自然什么都乐意干。

  除了中国人,乌克兰国内的企业,现在几乎找不到愿意采购这些东西的客户。

  “不需要。有弹射技术,可以考虑。”岳林直接摇头,“我们自己都能设计生产出来。”

  哪怕乌克兰人不相信,沪东船厂即将下水的那艘帮泰国海军建造的航母,就是中国人可以自己造航母的证据。

  “谢,或许我们还可以讨论更多的经济合作。你们的很多民用产品要进军国际市场,需要在国际上建立工厂……”维托尔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中国人手中获得更多资金。

  仅仅是卖技术,根本没法解决他们目前的情况。

  整个乌克兰,原本几乎都是重工业,没有什么轻工业。

  “没问题啊。但是先得解决目前我们合作遇到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用轻工业工厂来偿还债务?”谢凯灵机一动。

  乌克兰的人力虽然不便宜,但是完全可以在乌克兰建厂。

  服装厂、制鞋厂、锅碗瓢盆加工厂什么的,建设到乌克兰,然后国内提供原材料……

  市场?

  非洲啥的不是市场么?

  “这个好!完全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提供重工业生产线用来交换!我们大家都缺外汇……”维托尔也觉得谢凯的提议很靠谱。

  乌克兰国内随着苏联政府的生产计划减少跟资金来源断了,现在失业率很高,根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创造新的就业率。

  “你疯了?我们国内很多产能都过剩了!在乌克兰建立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生产厂……”当谢建国了解到这情况后,第一个反对。

  从乌克兰买技术买工厂没问题。

  可谢凯要在乌克兰投资建厂,这怎么行?

  国内还缺就业岗位呢。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