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上善若水 (求订阅)_开局抓到一瓶成神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善守信也;

  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

  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

  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

  贤者应事而变,

  智者无为而治,

  达者顺天而生。

  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

  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中年圣人抱拳鞠躬道:

  ”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

  “好一个上善若水!我明白了”

  苏晓宁看到这里,心中欢喜,喜于言表。

  “轰!”的一声,

  成神液光芒万丈,散发炙热金光,苏晓宁浑身仿佛披上一件金袍,面容圣洁,仿佛就是识海画面中的两位圣人一般。

  同时,一道金光飞进苏晓宁的体内,在他的心轮上形成一个金色的“心”图案模样。

  这是成神液分出一部分出来,在苏晓宁新开辟出来的心轮上留下标志。

  苏晓宁正式修炼出心轮,修士晋级到5星大境界!

  ……

  心轮又叫“仁爱轮”。

  心轮在我们胸部正中。

  心轮的特性是爱心。

  心轮打开了的人,会自然生出一种仁人爱物之心,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不是因为某种功利的目的才这样做。

  心轮打开了的人,能超越一己形躯之私,去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

  例如孟子说,如果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跌入井中,我们便不期然要救他,孟子说这是不忍人之心,怵忑恻忍之心。

  后来儒家解释孔子所说的“仁”,也是釆用这种一体之仁的意思。

  天地是生生不息的力量,如果我们明白到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之所化,那么我们看见其它人受苦,就好像是自己受苦一样。

  因此后世儒家又有“民胞物与”的说法。

  看见其他人,就像看见同胞骨肉一样,看见世间的万事万物,一草一木,就好像看见自己在世间的伙伴一样。

  心轮在胸腔正中,胸骨的后面,它的颜色是紫色,有十二块花瓣。

  此刻,苏晓宁盘坐在蒲团上,浑身金光闪闪,脸带微笑,一副得道高僧模样。

  “不够,我还要继续升级!”

  “成神液,加油!”

  苏晓宁稳固修为之后,睁开眼睛,目光炯炯的看着空中的成神液。

  “轰!”的一声,

  金光乍现,一道成神液飞进苏晓宁的咽喉部位。

  这里,就是第6星轮“喉轮”所在地!

  苏晓宁的修为,继续攀升到6星境界!

  喉轮,又叫大同轮。

  喉轮位于颈项底部喉咙处,颜色是蓝,有十六块花瓣。

  此中心是神经的枢纽,手掌上的神经线都先经过这里,才连接到大脑去。

  因此这个中心和我们手掌的感应能力有很大关系。

  若果这个轮有阻塞,即使那个人得到了“自觉”,他自己在手掌上也不能感到凉风。

  相反,若此能量中心畅通清洁,他的手掌便能感应到那无所不在、周流不息的整体能量。

  这时,苏晓宁便能真正明白古人所说万物一体的意思。

  同时体会到有一个无所不在的生命能量,造就一切关乎生命的工作。

  那就是天道吗?

  这时苏晓宁便不再有骄傲自满之心态,从而谦卑下来,静观大化,好像是看着一场戏剧在身边上演一样。

  他就是一位观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好像置身事外那样,不会有太大的反作用。

  所谓“宠辱不惊”,能经常保持平常心的状态。

  也就是“上善若水”的心境。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