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章 靠熬薄荷油致富_重生1983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妈肯定同意让我去顶替,但是我妈说话不算数,关键还是我爸拿主意。不过,他从小不喜欢我,他喜欢老二,所以我估计有点难。”

  潘德东见潘大章有点迟疑,把他一把箩筐放在门口,推他进了客厅。

  “你嫂嫂家,你客气什么?”

  按他坐在一张椅上。

  谢兰兰端了盘熟花生、一个果盒内有米花糖、月亮巴、烫皮。

  还端了一碗芋包子。

  “来,小潘上桌吃点小食。”中年女人对潘大章说。

  见他还有点拘索,就对潘德东说:“德东,这个芋包今早刚煎的,带你堂弟吃一点。”

  潘德东点头:“好的。叔叔不在家?”

  他说的叔肯定是指谢兰兰爸,也就是夏祺村支书谢礼发。

  “带领几个人在大槐树下砌一个新的熬薄荷油蒸馏器呢。”

  此时,正开始进入薄荷开花季节。

  整个夏祺村都能闻见一股薄荷的清香味。

  前世的谢礼发也是靠熬薄荷油发了大财。

  在没分田到户之前,他就在村里办了一个薄荷油加工合作社,把村中所有山坡地都种上了薄荷,十月份就开始熬薄荷油。

  其他大队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夏祺村在周围十里八方富得流油。

  他是个圆滑的人,在割资本主义尾巴风头正紧的时候,他把大队熬薄荷油赚来的钱,购买食物,公开分配给大队社员。

  他们村是附近生产大队,唯一不饿肚子的大队。

  因此整个村的人都拥护他。

  他的支书干了二十多年。

  年轻时他乞讨到北方的一个地方,帮助一户地主家薄荷园熬薄荷,掌握了技术要领。

  后来又熟悉了外地某工厂到处收购薄荷油,8元/斤。

  一亩地熬25斤薄荷油都不成问题。

  其利润比种稻谷强上几十倍。

  于是他开始在夏祺村试着种薄荷。

  分田到户后,大多数农户都愿意跟他种薄荷熬油。

  有条件这么好的岳父,还一门心思去跟哥哥去抢一个顶替的工人岗位,潘德东的脑袋真是被黄牛踢了。

  前世因为潘德东的关系,所以后来夏祺村谢礼发的事,他也是记得的。

  潘德东赌气吃农药死后,谢兰兰在母亲的张罗下,嫁了本地水南村一名青年。

  同时也是在跟他爸学了几年徒的男青年,比谢兰兰都小三岁。

  谢兰兰弟高考时考了个全县第一,去了北大读书。

  所以后来熬薄荷油这一摊子就全部交给了谢兰兰两个年轻人。

  十多年以后,其女婿成了俞督县首富。

  在县城繁华地段起了一栋欧阳大厦,连县领导都夸他为俞督经济做出了贡献。

  而此时,这个小欧阳徒弟还没有到夏祺村。

  潘德东敢闯敢做的性格,其实是深得谢礼发喜爱。

  所以当谢兰兰告诉他,自己正在跟原先的小学同学潘德东谈婚论嫁时,他并没有生气。

  小时候谢兰兰是由月舟村的外婆带大的,离潘德东家也不算远,从小就认识,读小学时还一直同一个班。

  “德东哥,我要是你,就去跟谢叔叔学徒熬薄荷油,再也不去广东弹棉被,也不去德欣铜矿当什么工人。”

  潘大章一本正经地对潘德东说。

  “你爸让你去顶替了,你肯定这样说了。”潘德东反驳说。

  “我其实根本不想去当工人,我本意是想去读书的,但是我担心高考时考不到大学,所以才被逼同意去当工人。你以为当工人很舒服,日子过得很自在?”

  他觉得有必要好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